2)第253章 云收雨歇 黄沙漫天_这个导演要谢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聂元登场,汇报最新的侦查情报。

  三人结合着舆图和沙盘的特写镜头,选定了决战战场,并向观众交待了唐军在最终决战中的战役布置。

  唐军将主动出击,与越过哈密继续东进的贺鲁大军相向而行,在鹰莎川一带摆开阵势。

  骑队、步军沿疏勒河谷南北分置,萧嗣业统领四千步军据守南侧山头,顶住贺鲁大军的第一波攻势。

  苏定方则率领骑兵在北山驻扎,以分贺鲁兵势。

  待贺鲁军步队久攻不下丧失进攻动能之后,唐骑一举扑下,绕背攻击贺鲁军主力。

  一旦唐军步营腾出手来,即可与唐军骑队一起夹攻贺鲁中军,将其驱赶至鹰莎川河岸,围而歼之。

  汪劲松大手按在舆图上那条河流的大拐弯处,沉声说道,“近日连降大雨,鹰莎川水位大涨,此天助我也。

  扫除我朝西北边患,在此一战!”

  说起来,敦煌的这场久违的大雨还真是恰到好处,省了陈一鸣安排洒水车“人工降雨”的麻烦。

  淅淅沥沥的雨声之中,打狗入河杈的计策就此确定,应时应景。

  大战思良将,萧嗣业统御步营,骑队却乏人主持,三人不由得同时想到远在长安城的木兰。

  聂元主动请缨,话音未落,郁南大步走入节堂。

  镜头结束于聂元的神色激荡,以及古越河与汪劲松的相视一笑。

  王威过了两天导演瘾,隔天换到李准上阵,拍摄对手阵营余荣光、秦芷蕾与张毅的内景营帐戏。

  唐军侧定计完毕,西突厥这边当然也要给观众一些提示。

  这场戏更加简略,主要是侧面烘托一下贺鲁的“内忧外患”,印证苏定方对西突厥一方的战略判断。

  三天内景戏拍完,敦煌周边云收雨歇,再度进入黄沙漫天的春夏之交。

  剧组重新出发,来到第四处外景地,拍摄木兰统帅唐军冲下北山,击破贺鲁监视部队的骑战戏。

  难点依旧是不听话的马儿,因为这次又是几百匹奔马的大场面。

  有了皇城镇的经验,崔放的运镜更加简练直接,最困难的全景镜头,只花了一天半的时间即告完成。

  反倒是随后补拍的特写镜头,因为风沙的原因进度迟缓。

  沙漠里马儿一跑起来沙尘漫天,演员的表演大打折扣,摄影机的运镜也颇多意外,废片率奇高无比。

  剧组几乎是以2小时1镜的龟爬速度向前推进,拍了三天才把这个外景的戏份拍完。

  随后陈一鸣马不停蹄,指挥剧组转场到第三处外景,拍摄古越河守山头的戏份。

  又是一场需要动用2000多名群演的大群戏。

  没错,虽然电影里描写的是4000唐军对阵2万西突厥军的大战,但是实际出镜的群演就这2000来号人。

  几百跟组群演下马充任守山的唐军,本地招募的群演换上皮甲弯刀扮演攻山的西突厥军。

  中近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