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章 金发帅哥 战役原型_这个导演要谢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离气质,表演起来就不容易跑偏人设。

  所以陈一鸣给小美设计了一套试镜流程,台词都是他现编的,考察的也不是演员的表演功底,而是他自带的个人气质。

  ……

  三人分开过后,按照议定的分工就开始马不停蹄地忙活。

  周日一天,陈一鸣看完了公开能找到的半岛战争著作,华国的坚果的都看,重点看1951年9、10两个月的战事描述。

  他对照着半岛的3D地图,从东往西一山一河地检视,大致理清了这两个月的战线变动,最终列出了4个适合作为电影原型的战役。

  第一个也是贴合度最高的,是发生在9月20至26日的天马山战役。

  战役对阵双方,华国方面是东北野战军第2军第5师第14团,联合军方面是坚果陆军骑兵第1师第5团、第7团和袋鼠营。

  14团9连(加强8连1个排)死守天马山主峰7昼夜,掩护友邻各部后撤至临川江东岸的二线阵地,守军完成任务转移时,只存活8名战士。

  第二个是10月16至19日的人字山战役。

  对阵双方是华国华东野战军第6军第17师第51团与棒国第6师团,这场打得有来有回,阵地先后9次易手,51团最终守住了阵地。

  不过结果相差不大,由于友邻阵线右翼被突破,人字山最终被弃守,殿后掩护的2营5连,撤回来战士只够编成4个班。

  唯一的遗憾,就是敌军是南棒伪军而不是坚果正牌。

  第三个是9月15日至10月22日的北汉江防御战役。

  这场战役规模更大,华国这边是东北野战军第1军和第12军,联合军那边是坚果陆军第2师、第24师、棒国首都师团、不列颠第27旅。

  战场范围大、交战时间长、牵涉单位多,战史描述又多有冲突,陈一鸣只能把它作为最后的备选。

  第四个是10月22至11月4日的霞川战役。

  这是半岛战争中最为经典的一场阻击战,华国守军是华东野战军第一王牌第1军第1师,联合军人多势众,包括坚果陆军第7师、第24师2个团、棒国2、4师团。

  为期两周的阻击作战,1师构筑4层防线节节抵抗,联合军每天进展不超过300米。

  至与友军换防撤出战斗时,1师伤亡3600余人,毙伤俘敌军7400余人,打出了令人惊艳的交换比。

  这场战役属于弹性防御战,抱定山头死守的情况并不多,敌我战线变动频繁,其实不是很符合《1951》原版的设定,真拍这个的话,原剧情必须经过大修才行。

  考虑到时间很紧,陈一鸣还是倾向于选择天马山战役作为电影原型。

  他根据战役资料列出了一连串需求发给二大爷,想看内部资料,想访问幸存老兵,必须得求助孙副主任。

  此外他还进一步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