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二十四章 陈启隆出使朝鲜_兰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董诰的事情暂时不说,至少和珅与王杰达成了政治同盟的意向,决定展开合作。

  之后如果刘墉顺利入值军机处,他们两人就必须要统一步伐,站在一起,一同对抗东山再起的刘墉。

  局势的确如同和珅所预料的那样发展。

  他虽然不爽刘墉,但是也没有办法限制刘墉,更没想着限制刘墉。

  这是弘历需要办的事情,要是坏了事,不仅弘历饶不了他,他自己也未必就愿意接受坏事的后果。

  毕竟眼下兰芳的威胁还是实实在在的,不把兰芳赶走,他的利益也难以得到保全。

  但是他也达成了自己的目的。

  他得到了新的同盟,不再是孤立无援的。

  所以刘墉这边办事十分顺利,通过一系列的政治表演,成功在京城稳定了局势,大量老弱妇孺离开了京师,青壮男子和少量青壮女子留了下来,成为京城可靠的劳力。

  刘墉随即宣布把他们都编入官府书册之中,编组成队,从现在开始就加固京师城防,男子筑城,女子编入后勤队伍负责给男人们做饭洗衣,做一切力所能及的杂事。

  随着离开京师的老弱妇孺越来越多,整个京师周边地区的人们也逐渐得到了消息,一场由兰芳“带来”的妖术大恐慌席卷了京师周边地区的诸多州府。

  越来越多的老弱妇孺对于兰芳军队感到恐惧,纷纷决定向更安全的地方转移,而西边,山西,毫无疑问就是最合适的也是相对安全的地方。

  于是,很多人就开始收拾细软,朝着山西转移了

  这一切的一切让某些上了年纪的人突然感觉他们好像回到了二十年前一样。

  当然了,刘墉也不含糊,造成恐慌不是他的最终目的。

  他的最终目的是留下该留下的人,所以直接派人到各州府、县,让当地官员配合,颁布命令,允许老弱妇孺离开,但是青壮男子必须留下。

  限于带清地方官府的执行效率和官员本身的能力限制,这个政策执行的不说一本正经,也能算是依托答辩。

  除了京师由刘墉亲自处理,所以执行的相对比较好,其他地方都只是得过且过,甚至就压根儿没有人执行。

  低级官僚们没资格知道高官们的算盘,就抢着把自己的亲眷率先送走,百姓们一看官员们都这么干了,也赶快把自己的亲眷送走,顺便一些男丁也不想留下等死,就跟着亲眷们一起跑了。

  所以在政策层面上刘墉作出的要求是留下男丁,但实际执行层面,很多男丁混在家里装着细软的车子上跟着走了,也有些男丁趁夜逃到了山里面,从山路离开,再转到大路上和家人会合。

  他们才不愿意留下来给带清当炮灰。

  除了个别几個州府因为官员比较得力、执行比较好,所以留下来的男丁比较多,比如保定府,其他很多地方都是整个县整个县的人口大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