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6章 李牧_大秦嬴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异人到赵国做质子的这一年秋天,赵国边境与秦国的上郡发生了一点点的小冲突,只有一点点,很快就和谐的解决了。

  起因还是秦鱼跟上郡的郡守完廪合作从赵国往秦国买粮运粮的生意。

  三年前,白起给秦鱼从西域送来了五万头牛羊,秦鱼顿觉钱多的烧手,想了一个从邻国赵国以布买粮的主意。当然不是从饭都吃不饱的赵国庶人手里买粮,而是用精美厚实抵挡风寒的布,从赵国的贵族手中买粮。

  但秦鱼似乎疏忽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赵国本身,并不是一个产粮大国。

  赵国境内多山,大的山脉有燕山、太行山、阴山,比较小的山脉有五台山、恒山、吕梁山,能种粮的,也就只有大同盆地、太原盆地等几个群山包围的小盆地,以及赵国的都城邯郸周围土地,所以说,别看现在赵国的国土面积比韩国和魏国大,但要论产粮能力,它连韩国都比不上,更别提占有圃田泽等黄河两岸肥沃土地的魏国了。

  所以,秦鱼从赵国贵族那里大量买粮的愿望,在第二年的秋收之后,基本破产了。

  人赵国的贵族也不傻啊,手里的土地就产这么多粮食,我都卖了,自己吃什么?衣服布匹再还看,也不能当吃的呢。

  但秦鱼并没有气馁,因为他知道,赵国还有一个产粮宝地,那就是前后河套地区。

  现在黄河最北面两个拐角的前后河套地区,水土流失基本没有,土地肥沃的不要不要的。

  之前是匈奴在此牧马放羊,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这片土地被赵国打了下来,还修建了赵长城,以此来抵御匈奴。

  这片土地虽然被赵国打下来了,但赵国只是将之当成防御匈奴的边境之地,因为此地水草丰美,赵国的将士同样在此牧马,却没有在此耕种。

  前后河套这片肥美之地,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迁境内百姓十万户来此充实边疆,并令蒙恬在此屯兵戌守之后,被黄河几字形包围的这块土地,才算是开垦起来。

  黄河之水,也是从这个时间段开始,一日比一日的浑浊起来的。

  只有开垦,没有治理,疏松的黄土地不再驯服,随着雨水的冲刷,最终流进了大河,让河水变的浑浊。

  现在,秦鱼让上郡的百姓们大量种植牧草,大力发展牲畜养殖业,禁止开垦农田,所以上郡的民生产业极度单一,根本不具有稳定性,要想稳定,还得是农业。

  所以,秦鱼瞄准了此时还在赵国手里的河套地区。

  有了河套(平原)耕种,上郡(鄂尔多斯高原)放牧,上郡就稳了。

  但有一点点的小问题,那就是,这河套,还在赵国手里呢。

  不过,这个问题不大。

  今年年初的时候,秦鱼跟上郡郡守使了一个非常怀柔的政策,那就是在青黄不接的时候,让上郡的百姓带着全套的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