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十六章 缺氧_海底两万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吗?难道和这冰墓中所有的一切一起葬身在这冰墓中是命中注定的吗?情形显得很可怕。但每个人都正视它,而且所有人都决定尽自己的义务,坚持到最终。

  根据我的预测,在夜间,又有一层1米厚的冰层从这个大洞穴中被挖掉。但早晨,当我穿上潜水服走到温度为零下6至7度的海水中时,我发现两侧的冰墙正在逐渐合拢。由于里面的海水与外面的海水隔离,人的工作和工具的作用不能使它恒温,所以出现了冻结的趋势。面对着这个迫在眉睫的新危险,我们获救的机会还有多少呢?而且怎样阻止中间的海水冻结呢?这会使“鹦鹉螺号”船只的壁板像玻璃杯一样爆裂的。

  我丝毫不敢跟我的两个同伴提起这个新危险。这除了会打击他们为了自救而作的艰苦工作的积极性外,还会有什么用呢?但我一回到船上,就向尼摩船长汇报了这个严重复杂的情况。

  “我知道了,”他用他那种即使在最可怕的情况下都不会改变的镇定口气对我说,“这又多了一个危险,可我想不出任何办法来逃避它。唯一的获救机会,就是我们的工作必须干得比海水冻结快。关键是谁抢在前面。就是这样。”

  谁抢在前面!最终,我还得接受这种说法!

  这一天的好几个小时里,我鼓足干劲地挥动着铁镐。工作一直支持着我。再说,干活,就是离开“鹦鹉螺号”,就是能直接呼吸从储气罐里抽出来储在空气箱里的纯净空气,就是离开“鹦鹉螺号”船上的稀薄混浊的空气。

  到了傍晚,冰坑又被挖出了一米。当我回到船上时,我差一点被空气中饱含的二氧化碳窒息而死。啊!为什么我们没能找到一些化学方法把这种有毒的气体清除掉呢!氧对于我们来说是不缺乏的。所有的水中都含有大量的氧,我们可以用强力电池把氧气电解出来,水说不定能为我们恢复生机。我美美地想着这个,但有什么用呢?我们呼吸出来的二氧化碳已经充满了船里的所有角落。要把二氧化碳吸收掉,就得把苛性钾盛在接收器中不断摇动。可是,船上没有这种物质,而且也没有其他替代物。

  那天晚上,尼摩船长不得不打开储气罐的闸门,在“鹦鹉螺号”船内放出几股清新的空气。如果没有这种预防措施,我们就都会醒不来的。

  第二天,3月26日,我又继续干我的挖矿活,挖掘第五米的冰层。两侧的冰壁和大浮冰的下部明显地增厚了。显然,在“鹦鹉螺号”脱身之前,它们会合拢到一起的。失望一下子攫住了我,铁镐差点从我的手中飞出。如果我就要被这些凝结得像石头一般坚硬的海水挤压得窒息而死——这是一种连凶残的野蛮人还没发明的肉刑,那挖下去还有什么用呢?我仿佛掉进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