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章:卖炭翁_大唐第一败家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这么嚣张,这下真不好办了。

  李世民脸色也不好看,不由厉声问道:“李愔,说出你打人的理由!如果你不能跟朕说出正当理由的话,今日朕决不轻饶你!”

  李愔咳嗽两声,清了清嗓子,然后朗声说道:“父皇,容禀了!”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灰尘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李愔正在吟哦的,是白居易流传千古的一首名篇卖炭翁。

  因为这首诗和眼前之事,非常应景非常贴切,所以李愔就选用了这首诗。

  李愔口齿伶俐,吐字清晰,饱含感情,铿锵有力。

  将卖炭翁那种辛苦、艰难和挣扎,表现的淋漓尽致。

  而满朝文武,此时也都被六皇子李愔给惊呆了。

  他们万没想到,六皇子竟然当场作诗。

  并且这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生僻字眼,也没有晦涩的典故。

  这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意思浅显易懂,六皇子能够做出这种诗,他们倒是不以为奇。

  但是这首诗只不过短短几句,就将卖炭翁这种底层人物的艰辛表达的淋漓尽致,倒是让那些文官,高看了李愔一眼。

  其实,这正是白居易的高明之处,能够用浅显易懂的词句,来表现出如此丰富的内涵,非大师不可为也。

  李愔继续吟哦道: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数骑来是谁?王家豪仆白衫儿。一车炭,千余斤,豪仆驱使无奈何。老翁悲愤来争辩,惨遭拳脚险丧命。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诗的最后,因为情景不符合,所以李愔不得不做了一点改动。

  这一改动,难免降低了这首诗的整体性,文学性也降低了许多。

  但是那种整体的悲愤,还有王家豪仆的趾高气昂却是完美地表达出来了。

  李愔这首诗吟诵完之后,真个大殿之上,不由都为之一静。

  实在是,这首诗太了不起了,让所有人几乎都沉浸在卖炭翁凄苦的遭遇之中。

  这,就是一首伟大诗篇魅力所在!

  如果李愔只是按照事情的经过来描述的话,绝对达不到现在这种效果。

  但是这一首卖炭翁,却是将整件事情给升华到另外一种高度。

  李愔接着说道:“父皇,身为大唐皇子,看到这种事情,儿臣怎么不管?所以,儿臣上前打了王家豪仆,然后,儿臣就被武侯铺的官差给带走。”

  “来到武侯铺之后,他们不询问事情经过,不问青红皂白,就要把我们关押进大牢,让我们家人拿钱赎人。并且还扬言,要在大牢之中好好收拾我们一顿!”

  “并且,武侯铺的武侯,伸出手来要打儿臣的脸,儿臣才被逼反抗!儿臣想问的是,儿臣身为皇子,做了这种事情,尚且还要被御史弹劾!要是儿臣是普通百姓呢?这件事情,又有谁知道?”

  “如果是普通百姓的话,岂不是要被他们活活打死而无处申冤?区区王家豪仆,就能罔顾法律?原本为民伸张正义的官差,就能官匪勾结,知法犯法吗?”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