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九十二章:益州又出神迹_大唐第一败家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额,如果有现代人在场的话,肯定能够认的出来。

  这些五颜六色的鱼,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这不就是金鱼呢么?

  这么大的,也就几块钱一条。

  这一大片金鱼,也不过就几万块钱而已。

  不过,在唐朝,可是没有专门人工饲养的金鱼。

  有颜色的鱼,在当时其实是有的。

  甚至再往前追溯几百年就有。

  但是这些鱼基本都是天生的,而不是人工培养的,数量也极为稀少。

  人工培养金鱼,在唐朝是没有的。

  他们更没有见过这么大的一个金鱼群。

  因此,百花潭中的金鱼群,才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才能吸引到这么多的游客。

  而这些金鱼群,自然不是天生长出来的,也不是李愔放生的那条鱼自己带出来的,它哪里有那么大的本事。

  这些金鱼,都是李愔用败家值,从商城里面购买出来的。

  如果不能定期推出新鲜事物的话,不能让游客产生新鲜感。

  那么以前来过的游客,可能以后就不会再来了。

  这里可不是像后世那样,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

  实际上,能够有心思随便出去旅游的,肯定不会是那些百姓。

  都是那些世家或者官宦子弟或者是富豪之家。

  这些潜在的人群,其实并没有太过庞大。

  来益州旅游的人群之中,一年年的,基本上还是老游客居多。

  而不时的推出新鲜事物,就能够吸引的这些人,经常到益州城来游玩了。

  接下来的时候,李愔更是让人民日报大肆报道这件事情。

  然后报纸上,配上一幅幅高清图片。

  这些图片,顿时引起了无数人的好奇之心。

  天呢!

  这些鱼,也忒漂亮了吧?

  怎么可能一下子出现这么多漂亮的鱼呢?

  它们是怎么聚集在一起的?

  难道,它们真的是被蜀王放生的鱼带过来,报恩的么?

  于是,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到益州城内。

  而这些游客迫不及待的来到百花潭之后,发现里面的鱼群,果然和益州月报上报道的那样,实在是太漂亮了。

  ……

  而接下来的时间,李愔准备干一件大事。

  那就是在整个剑南道,召开新的科举取士。

  以前的时候,剑南道的士子,是在参加大唐的科举。

  而现在呢?则是剑南道的科举。

  这一次,李愔决定扩充剑南道官僚规模。

  为什么要扩充呢?

  那就是因为,以往的时候,朝廷对于底层的掌控力非常之弱。

  为什么这么说呢?

  那就是因为,朝廷对于地方的掌控,仅仅到县这一级。

  一个县里,除了县令、县丞、主薄、县尉和典史这五位官员,乃是吏部任命之外。

  其他的官吏,都是不入流的,都是由地方的世家人手,填补上来的。

  这些人都是地头蛇,关系根蟠节错。

  可以说,一个县里的主官,离了他们,根本就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而在后世呢?

  基本官员,一直延续到乡一级别。

  直到具体到村里,才是村民自治。

  这样的话,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力度,就大大加强。

  这样一来,世家对地方的掌控力度,就将进一步削弱,世家的影响力,也将会越来越小。

  而这件事情,事关重大,李愔也是提前和李世民通过气的。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