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三章 看人间,酒千樽_大道破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曾经爱过谁,曾经恨过谁,曾经错过谁。

  真奇怪。

  总有人嚎啕大哭。

  ……

  ……

  在杜康城的酒泉大道――这里真有一座热闹非凡的酒泉,酒客付了银钱,持瓢自饮――仅仅一墙之隔,便是酒国最多流浪汉聚集的“甘泉巷”。

  盖因酒泉糟粕,会泼到这里的“泄污池”。

  流浪汉们买不起酒,食糟粕以慰馋虫,久而久之,变成了一处聚集地。

  姜望在这里请一个流浪汉喝了一顿,作为流浪汉,也理所当然地多啃两个馒头,三个酱肘子。

  这是人生的偶逢。

  姜望耐心地听流浪汉讲完遗憾,用一条干净的手帕帮他拭去泪痕,在他熟睡之后离开。

  甘泉巷只有一条极窄的路。两边或坐或躺或靠,挤满了流浪汉。在半生不死的境遇里浑浑噩噩,听得动静又陆续抬头,无精打采又怀着希冀地看向姜望,见他没有停顿地往前走,便一个个垂下去,如街头风灯渐次暗灭。

  这些人对生命毫无眷恋,对酒却充满渴望。

  姜望走着走着,停下脚步。

  在巷子的尽头,站着一个高冠博带的老人,满头银发,面色红润。不知何时站在那里,仿佛本该站在那里。

  身后是一轮升起的明月。皎洁,明亮,遥远。

  他的站姿很端正,冠带饰物无一丝杂乱,身上的儒服一尘不染。

  月光落在他的身上,也止于他的身上。他在甘泉巷之外,绝不迈进甘泉巷一步。仿佛有一条无形的界线,分割着他和这里。

  仅仅一线之隔,是两个世界。

  “何以解一人饥渴,弃百人不顾?”老人问。

  “我们是交换,不是施舍。”姜望道:“他用往事换酒。”

  老人又问:“你也被他的故事打动,也感怀他的人生,怎么只管他一顿吃喝?”

  “书上说,慈不赈惰,善不救穷。”姜望继续往前走:“是他选择过这样的生活,不是他只能过这样的生活。”

  昌国虽然不是大国,甚至从来没有强盛过,但酒业兴盛、长久和平,其实十分富庶。国民但凡有手有脚,找个养活自己的正经工作,并不困难。

  聚集在甘泉巷的流浪汉,都是因为各种各样原因,放弃了人生的人。

  或能救一时之饥饿,救不了这余生的自我厌弃。

  “用这种方式获取情绪,要想足额,需得何时?”老人道:“你应该有更有效的方式。”

  姜望道:“我要感受,而非攫取。”

  “心中有术?”

  “行路耳。”

  老人摊了摊手:“你好像到处请人喝酒,不打算请老夫喝一壶吗?”

  姜望说道:“老先生的故事,我已经听过了。”

  两个人一个静止,一个往前,就这样在甘泉巷的尽头相逢了。

  姜望继续往前走。

  就在交错的瞬间,老人出声说道:“最近在东域行走,听说博望侯一直在搜集国相关的封印术资料――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