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chapter。38_我攻略了学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果仅仅是这样去理解李白,那是不正确的。

  如果这个少年的舞台只有这些的话,无非就是一个附庸风雅的舞台罢了。

  市/长刚这么想,却见程星临忽然端着酒杯站了起来,同时视频背景也骤然一变。

  画面变得萧索,刚才繁华覆盖的城市已经不再,只有昏黄天空下,一片秋风瑟瑟。

  程星临扔了酒杯挽剑,在秋风之中起舞,同时,他吟诵的声音也从音响里面传来——“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苍苍几万里,目极令人愁。”

  不知道是舞剑带来了风,还是现场空调本来就冷,市/长顿时也感受到了一种萧瑟的冷意。

  同时,他也注意到,程星临表情完全变了。

  写下这首《登新平楼》时,李白已经年满三十,而立之年,但他却游历多年,一事无成。

  再登楼,他不再幻想上九天游历,也没有精力醉卧云松。

  满目萧瑟,愁绪挥之不去。

  所以——程星临长剑一横,以剑代笔,凌空刻画——背景视频同样以狂放的草书随着程星临动作一笔一画出三个大字。

  《行路难》。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程星临边舞边诵,似乎真的带着大家回到千年前长安,看见李白登高望远,看见李白停杯投箸,看见他绝望拿起长剑,撩起的风都带着萧索。

  但是,仅仅是这样吗?

  彼时李白在长安穷困潦倒,仕途看不到任何希望,同年写下行路难和蜀道难,写“黄鹤之飞尚不得过”;写“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然后再写“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但是最后,他也写——

  程星临广袖临风,振振之中,刻下行路难最后一行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不放弃希望,仍然相信自己,这才是李白。

  程星临这一段处理得大气磅礴,真切地让人感觉到了诗中人的失意,也让人真切感受到了诗中人的勇气。

  他能处理得这么好,正是因为,他也曾经跌落过深渊,但是,也爬了起来。

  自己的经历,让他和李白融为一体。

  市/长感觉自己的心都被揪紧了。

  他已经没有任何心思再挑三拣四,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跟着程星临——故事里面的李白起落。

  市/长看见,李白确实“长风破浪终有时”了,他写下“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写下宫中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生活。

  但好景不常在。

  下一幕,程星临背对观众,跪在台上,背景视频中,一个看不清脸的皇帝递过来锦绣恩典,将李白赐金放还。

  终究还是“一朝去金马,飘落成飞蓬。宾客日疏散,玉樽亦已空。”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