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86章 不需明灯_姜女贵不可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中引起动乱,这股震荡进而还可能波及整个南州……

  内部的权力争夺会拖垮一个新生的国家,这一点她比谁都清楚。

  数年成果毁于一旦,再把百姓和更多无辜的人拖入战火之中……

  这不是先生想看到的。

  所以对于史弼的发难,对于那一桩又一桩欲加之罪,她沉默不发一言。

  姜佛桑猜测,先生应当也有些成全的心思在里头——用她的配合,在成为君王的路上送史弼最后一程。

  对史弼的成全,也是对她自己的惩罚。

  是真正心灰意冷了罢?

  所以她其实从未想过离开南柯小筑。

  想着退一步便好,结果一退再退,终至退入穷巷和死地。

  又或者这个死地也是她早便料到的。

  等到她留下的影响被彻底抹除、百姓和故人彻底将她淡忘,应当就是她无声无息消失的时候了。

  没想到的是,史弼会走在她前头。

  那又如何呢?先生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允许她再做什么了。沉疴痼疾生生拖垮了她的心志,就那么意兴阑珊地活着。

  后来的那些年她活得更像是一种强撑,为她和辜百药强撑。

  先生明明是那么通透的一个人,似乎阅尽人事,却又总是对世事和人性抱着一种近乎天真地期许,这一点真是相当之矛盾。

  譬如史弼,姜佛桑都怀疑史弼是否从一开始就是伪装来骗先生的。

  流隶时期,他看出了先生的价值;所以起事那些年,他表现出对先生绝对的信任,能力不足便保持虚心求教的态度,对权力也没有那么渴望……

  大成建立以后发生的事却说明了一切。

  又或者他并不曾伪装,两个都是他。

  那就只能证明先生所言非虚,权力对人的异化超出想象。

  所以先生才会后悔教了她那些,还一再告诫她权力的危害。

  先生当时面对她,是否就如同她当初面对前来求教的申姬那般为难?

  自己身在迷津,如何为别人指破迷津?先生说那些,是怕她误入歧途,希望她远离权力、不要被权力腐蚀……

  只可惜,当日的阿丑尚能被先生骗过亦或说服,今日的阿丑注定要让先生失望了。

  但先生何尝不也让她失望过呢。

  盯着画像的目光变得有些幽深。

  没错,她曾恨过先生。

  为什么要出现呢?

  倘或她从不曾遇到过先生,也许重活的这一世,在避过那些暗礁之后,她会选择无数人都走过的那条老路,甘于相夫教子、困于平庸的一生。

  它至少是稳妥的罢?运气好的话说不准能够无风无浪地度过一生。

  偏偏让她懂得了那些……

  人一旦睁开眼睛,再闭着眼装睡就是一件无比痛苦的事了。

  她的心日夜受着煎熬,可是她该跟谁说呢?似乎每个人都觉得她错了,母亲、良媪,还有身边的侍女……

  孤掌难鸣,她害怕自己终究会沦陷、会动摇,所以迫切来到南州。

  只要见到先生,就能证明她是有同行者的。

  就算世人都不理解她,先生也一定会支持她……

  其后她逐渐明白过来,所谓的恨,其实全部源于自身的恐惧和对前路的不确定。

  谨慎如小佟氏,多年隐忍筹谋,一朝丧子便理智尽失,恨不得毁天灭地、拉上所有人陪葬——初陷竞都王府的她与当日疯癫的小佟氏有何两样?

  都是把所有希望系于别人一身,都是靠别人撑起自己的精神世界。

  那个人没了,便也就一溃千里一败涂地了。

  先生是指引她方向的明灯,也是她手中那根无形的拐杖。

  有这根拐杖在,再是艰难困苦,再是崎岖不平,她都不怕。

  可当明灯灭了,拐杖也随之消失,就如同盲人行于暗夜。她像个蹒跚学步的小儿,跌跌撞撞、不知去向,最终迷失在一片混沌中。

  但小儿总要长大的。

  自己的路总是要自己去走的。

  土崩瓦解的废墟中重新站起一道身影。

  这一次,不需明灯,不需拐杖。

  不再去纠结那个人究竟是真实存在过的,还是仅仅为她的臆想。

  ——或者唯有这么做了,才能证明那个人确实来过,不是么?

  今天一章,勿等。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