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章 会将你壮丽忘掉_诈欺猎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章中的‘我’,到底是谁?”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能清晰地感受到无数的鸡皮疙瘩在我后背炸裂开来。

  推理,终究是推理。推理出来的结论,无论再如何自恰,也并不代表那一定就是真相。

  令人绝望的一点事实是:现实中的推理常常会有这种从一开始就错了的情况。开头的方向选错了,就是一步错、步步错,盘盘皆输——之后的推论往往也会朝着难以置信的结论靠拢,与真相差之千里。

  而此时此刻,我与时左才面对的,似乎正是这一状况。

  当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一个令人毛骨悚然,无比怪诞的念头开始在我内心深处生根,盘旋,挥之不去。

  我当然知道那是什么。

  如果说,文章中的“我”,并不是“郝淑卿”小姐的话,那还会是谁?

  答案是毋庸置疑的。

  ——除了日记中不断提及的“何遇”本人,还能是谁?

  如果时左才的推论是正确的,那也就意味着……世界上或许从来都不曾存在过那么一位“郝淑卿”小姐。

  而当我的思路往这个方向靠拢时,无数零碎的结果也开始朝这个论点靠拢。

  “她”对何遇的一切了若指掌,因为写下这个博客的人不是“她”,正是何遇本人——没有人会比自己更加了解自己。

  “她”对何遇呈现出一种几近病态的,无条件的痴恋。

  “她”对颜色的敏感程度令人在意,日记中多处提到过有关于颜色的描写,但有很多处描写都显得非常怪异——“红色是草莓蛋糕”、“黄色是柠檬汽水”、“蓝色是海里的比目鱼”,不像是正常人类会对某种颜色作出的评价。

  “她”的日记里几乎不曾有过当何遇不在时,自己独处的情景描写——因为她根本不存在,何遇看不见的东西,“她”自然也看不见。

  “她”只是一个完全由何遇虚构出来的人物,一个活在臆想中的人格,她为什么会存在,为什么会“分手”,我们完全不得而知。

  但这都是为什么?

  我的脑海中逐渐勾勒出来的,关于“郝淑卿”的画面开始无法抑制地燃烧、扭曲、翻腾。

  原本想象中的,恩爱情侣的日常生活,一切一切的,看似甜蜜的画面——

  女人在床上醒来,看见出差的男人为自己留下的便签。

  女人痛经蜷缩在床,男人为她端来红糖水。

  女人抢着要去洗碗,被男人抱进房间……

  全都变成了何遇自己一个人自导自演的独角戏。

  一想到过去的几年间,何遇曾经与一个臆想中的人格谈过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一人分饰两角,自己和自己对话,一股强烈的反胃感就开始在我体内奔涌,让我感到头晕想吐。

  我沉默了很长,很长的时间,才鼓起勇气,开口对时左才说:

  “你想表达的,就是何遇他其实……是精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