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若相忘于江湖_我为纣王之傲啸封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紫星的手微微一颤,素笺如一片羽毛一般,轻轻地飘落在地上。

  这句话正是出自他当初在凤凰山曾经对龙吉说过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摘选自,原文“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这句话个人的理解各有不同,张紫星对龙吉公主当日的解释是:水源干枯的时候,鱼儿们在陆地上,用湿气互相呼吸,用口沫互相沾湿,才能得已共同生存。然而,水终究要漫上来,这些“相濡以沫”的鱼儿们也终究要回到水中,回归各自的生活,最终在江、湖中两两相忘。

  这段话的精髓还在后文:“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这实际上代表了一种卓然的境界,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如今,龙吉公主把那一句话用于离别之语,正是回应张紫星当日“各期所需”之语。既然你当初是各取所需,那么如今你的目的已达到,也该是相忘于“江湖”的时候了。

  龙吉公主当日不带一丝感情的面容又出现在张紫星的脑海中。

  既是如此,我便答允于你。

  这句冷冰冰的话中压抑着多少深情?

  原来她在那时候,就下定了决心,将自己交给他,哪怕是为了他那句无情的“各取所需”……

  或许在那红楼梦的“域”中,那个对他情深款款、不惜身死的黛玉,才是她真实感情的体现吧。难道相呴以湿,相濡以沫的感情,只能在那种幻梦中才能让她得到吗?

  那“五日缠绵”之后,龙吉公主的态度变得十分冷漠,曾遣走了庄园中所有的从人,后来他去告辞前往金鸡岭时,龙吉公主也没有理睬。依照他与龙吉的僵硬关系,本应留在她身边,逐渐开解心结。但由于前方战事紧急,不得不离开而去。然而,龙吉公主却没有要回那根缚龙索,上次玄机真人凤凰山之事后,她又将这银索送给了他,就算两人关系再僵,也没有提出归还之事,似是有意送与他护身。其实,他也看得出来,龙吉未必是无情,只是心结尚未解开而已

  结果,前方果然发生了一系列大事,连圣人都按捺不住出手,还发生了赵公明、三霄的事件,幸亏最后危机还是得以化解。

  想不到如今回来想要与龙吉公主长谈一番、吐露心声的时候,她竟然已经离开了!。

  若是寻常之时,让她单独冷静一会并无不可,但赵公明在与玄机真人的战斗中,曾无意透露出那缚龙索雄索的秘密,所以玄机真人肯定已知那日张紫星使用的缚龙索是龙吉公主所赠,而且当日他逃离到凤凰山时,也是龙吉公主有心包庇得脱。

  玄机真人是什么人?天帝的恶尸分身!绝对不会轻易放过龙吉公主。况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