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9章 赵国奇遇记10_鹿楼烟雨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或建筑上,常用蟠螭的形状作装饰,其形式有单螭、双螭、三螭、五螭乃至群螭多种。

  蟠螭的,或作衔牌状,或作穿环状,或作卷书状。

  此外,还有博古螭、环身螭等各种变化。

  蟠螭生得虎形龙相,相传是龙与虎的后代。具有龙的威武和虎的勇猛,因而在古代军队的军旗、印章以及兵器上经常出现。

  此外,许多石碑碑首都以蟠螭纹装饰,通常以双数出现,且互相绞缠,而刻于建筑、玉璧、铜镜等物件上的蟠螭则多以单数出现。

  而小潘,就是一条已经成仙的蟠螭,神通广大,性格鲜明。

  余让也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他内心也在思考和纠结,他已经飞鸽传书给智瑶,明天估计就要给回信了,他清楚自己要做的事,必须成功。

  如何才能李代桃僵,才是一个问题,这个人其实是冰冰最合适,智瑜主要是大家都认识。

  但是冰冰是自己喜欢的女孩子,通过最近的接触,余让已经倾向冰冰做女朋友,让冰冰冒险,无异于火中取栗。

  要知道余让,为什么有一丝丝自信,是因为他也有灵物帮忙,还记得他在仙界憩仙居闯关时,摸到了一个屎粑粑吧。

  这个屎粑粑会说话,就是余让遇到了他的灵物,是一枚玛瑙极品蜗牛附着的戒指。

  这个蜗牛会说话,性格说话都是慢吞吞的,和余让特别相像,人生道理知道得特别多,帮助余让安全渡过憩仙居,鹤鸣湖等处。

  今天晚上,余让还想听听极品玛瑙蜗牛的意见。

  余让也坐在自己的书桌前,准备召唤自己的灵物,极品玛瑙蜗牛。

  还是让我们先说一下,现实中的小动物,蜗牛吧。

  蜗牛,是指腹足纲的陆生所有种类。

  一般西方语言中不区分水生的螺类和陆生的蜗牛,汉语中蜗牛只指陆生种类,而广义的蜗牛还包括巨盾蛞蝓。

  蜗牛是一种包括许多不同科、属的动物。取食植物,产卵于土中或者树上。

  在热带岛屿比较常见,但有的也生存在寒冷地区。

  树栖种类的色泽鲜艳,而地栖的通常几种接近的颜色,一般有条纹。

  其中,非洲的水晶螺属体型最大,多超过20公分。

  欧洲的大蜗牛属的几个种常作佳肴,尤其在法国。

  蜗牛是陆地上最常见的软体动物,其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蜗牛的整个躯体包括眼、口、足、壳、触角等部分,身背螺旋形的贝壳,其形,颜色大小不一,它们的贝壳有宝塔形、陀螺形、圆锥形、球形、烟斗形等等,特别漂亮。

  现如今,国内养殖的白玉蜗牛、盖罩大蜗牛、散大蜗牛、亮大蜗牛、褐云玛瑙蜗牛等都有自己独特的外形。

  蜗牛的眼睛,长在头部的后一对触角上。

  蜗牛喜欢在阴暗潮湿、疏松多腐殖质的环境中生活,昼伏夜出,最怕阳光直射,对环境反应敏感,最适合环境:温度16~30c(23~30c时,生长发育最快);

  空气湿度60~90;饲养土湿度40左右;ph为5~7。当温度低于15c,高于33c时休眠,低于5c或高于40c,则可能被冻死或热死。

  各种蜗牛耐温能力各不相同。

  而余让的灵物是,已在仙界隐居修炼千年的极品玛瑙蜗牛。

  玛瑙极品蜗牛,台湾人称露螺,在广东一带叫东风螺、菜螺或花螺,属于玛瑙蜗牛类。

  玛瑙蜗牛原产于东部非洲的马拉加西岛,后来传遍了整个热带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蜗牛,故又称为非洲极品大蜗牛。

  螺形呈锥状,螺壳表面包有一层黄褐色的壳皮,并带有深褐色花纹。

  通常成蜗牛的螺壳长约6~8厘米,宽约3~4厘米,重50克以上。

  在非洲西部地区,特别是黄金海岸的居民,视蜗牛为动物性蛋白质。

  由于此种蜗牛肉味鲜美,倍受欧美老板的欢迎,致使非洲大蜗牛成为今日世界上的主食蜗牛。

  不过,余让的灵物,不是用来吃肉肉的,而是请教问题的,呵呵。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