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9章:邦业黑陶协会_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69书吧

  老杨家的制陶传到这代没了后继,杨淑珍本打算教朱峰,可是现在朱峰先是因为倒买倒卖入了大狱,现在更是一门心思的扑在了酒厂上,对此毫无兴趣。

  所以当李宪提出想搞一个黑陶协会,并成立一个黑陶配套厂,将邦业和海林的制陶手艺人聚集到这里,一起黑陶这块业务做起来,给邦业白酒做包装配套的时候,杨淑珍很高兴。

  这段时间猪毛屯的妇女们都已经动员了起来,围绕着白酒做工。唯独杨淑珍,在家里伺候着老朱父子,虽然嘴上不说,但是肚子里也是一万个不情愿。

  现在一听自己的手艺被李宪看上了,而且还有往大了整,积极性很高。

  在将猪毛屯所有的地方想了一遍之后,觉得这协会放在李宪这里是正好——之前瓦匠们为了修补瓦楞,特意在宅子后面搭建了一个窑。将宅子后面那些破平房利用起来,简直就是个完美的作坊。

  李宪倒是没意见,在哪里都无所谓。跟杨淑珍商量了一番之后,他便立刻将电话打到了刘伟汉那里,提出了自己想搞“文化产业”来提升邦业白酒的文化底蕴,并推出高档白酒的计划。

  对于李宪的要求,刘伟汉自然没有不同意的道理——更何况这事儿又不用县里出钱。还能带动一部分人就业,更为难得的是,黑陶手艺这个文化产业的大招牌,听着确实是挺喜人。

  不出钱,刘伟汉自然要出力。当即在电话里承诺李宪,黑陶协会和作坊招工的事情就归县里了。

  有了县里的支持,很多事情就好办的多。

  次日,一块刻着“邦业县黑陶文化协会”的大牌子就被县宣传部的人送了过来。第三天,杨淑珍刚刚带着人将那两排平房清理出来。在县民政局,和劳动局得悉了消息的一些手艺人就赶了过来。

  人数不多,就十几个。

  都是有过陶瓷制造经验的,可是岁数偏大,岁数大多比杨淑珍都大。有几个口口声声说自己六十的,但是李宪要了身份证一看,他喵的比李道云都没小几岁。

  想着自己可是要产量的,靠着这一群老人参自己一个月能出多少瓶子?

  他找到了杨淑珍。

  “婶儿,这么点儿人可不行啊。”

  李宪的不满,一样是杨淑珍的担忧。可是先是的情况就是这样子,制陶在以前养不活一家人,是个实用性不高的手艺。特别是在东北这样的普遍人生活糙的很,痰盂和尿桶比花瓶畅销了一百倍的地方,制陶的手艺就更凋零。

  这是没办法的事儿。

  “婶儿,黑陶这手艺,好学么?”见到杨淑珍也是愁眉苦脸,李宪不禁问到。

  杨淑珍沉吟一番,道:“说难挺难,选泥,打胚,制陶,雕花,再到烧制,哪个环节没有个吧月都不能算是入门。没有半年把一套手艺学下来,做出来的东西根本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