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6章 旧瓷器上发出的宝光_古玩之金瞳鉴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得不说裴玉安之前谦虚了,对于古董鉴定他还是有几分眼力的。

  若是没有点基础的古董鉴赏知识,他也不会在店里上千件之多的瓷器中一眼就选中这件玉堂春赏瓶。

  当然了,这瓶子品相也是给力,属于鹤立鸡群的那种。

  首先胎体就非常精致,比例烧的也极为协调。

  怎么说呢,起码它看上去就很像官窑瓷。

  这一点很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如果一个瓷器第一眼看上去就是歪瓜裂枣般的存在,那肯定不是官窑出品。

  瓶体烧的好,纹饰也精美,除了缠枝莲纹外,一些果实枝叶绘制也属上乘,堪称果实饱满,枝叶繁茂。

  翻看瓶子底足有青花楷书:“大清嘉庆年制”双行六字款。

  赏瓶以雍乾二朝为贵,嘉庆次之,剩下几朝的价格大差不差。

  这瓶子是个老物件,但不是嘉庆朝的,应该清末某个民窑仿烧。

  价值吗,应该六万这块。

  鉴赏瓷器说复杂很复杂,说简单也算简单。

  比如沈愈一眼就能看出手中这个玉堂春赏瓶是个老物件,其实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玄乎,什么沈家有特殊的鉴宝方法等等。

  沈愈其实就是按照基础鉴定步骤走的。

  首先这个瓶子它并没有瓷器刚出窑时的那种贼光,也未见有化学剂浸泡去贼光,更没有任何的拼接痕迹,就这几点就可以了。

  甚至不需要沈愈这种老藏家,就是学上几年鉴定瓷器的新手也能看出这是个老物件。

  但这个瓷瓶也有缺点,就是素胎不够白。

  或者说这瓶子素胎的白度不够,达不到官窑的级别。

  官窑瓷之所以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素胎烧的好,素瓷看上起光洁如玉让人赏心悦目。

  这一点民窑拍马也赶不上官窑。

  民窑烧的素瓷要么不够白,要么往里添加的东西太多,导致白的吓人。

  另外这个瓶子的青花发色比起官窑来也要差上一些,不够浓艳,并且颜色不是一种,一半泛紫,一半太淡。

  这瓶子若是对方喊六万的,沈愈打算自己买下来,赚钱不赚钱的丢店里就当招揽生意了。

  但对方张口就要八十万沈愈也懒得费口舌砍价。

  轻轻将瓶子放回博古架上,沈愈微不可察的对裴玉安摇了摇头,示意他这件赏瓶并不算是个漏,继续挑选吧。

  裴玉安倒也没有什么垂头丧气,转身又朝一个摆满粉彩的博古架走去。

  沈愈刚才在晨星西餐厅的牛已经吹出去了,怎么也得帮着看看,所以沈愈也不敢闲着,扫了一圈后朝角落一个摆有乱七八糟各式各样瓷器的旧货架子走了过去。

  这也是经验,越是大杂烩越容易捡漏。

  可惜,整整六十件瓷器,全部都是现代的高仿。

  旧仿都没有一个。

  扭头再次朝裴玉安看去,这家伙许是有些看花眼了,第二件瓷器迟迟找不出来。

  “嗡!”

  衣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