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39章 御书房的算计_工业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等倒也是可以接受的,而且皇帝的老爹、醇亲王奕譞也不是认可了这个结果嘛!

  只是,太后那边显然不满意这个结果。却不知道为何,现在忽然冲自己动手了,所以自己也不得不反击,坐以待毙。那是蠢材才干的事情!所以,今天他把这个口才、文笔俱佳的康南海叫来面圣,自然是要借他嘴,说出自己的想法。

  当然,康南海这个人虽然有些个小家子气。不过,翁同龢倒是并不介意,能为自己所用,而且派的上用处,那才是最重要的,现在看起来,这康南海倒确实没有辜负自己带他面圣的期望,一通义正言辞的进谏,小皇帝听了显然也是颇为动心。

  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太后的阴影下活着,针对于一个整天念叨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未来皇帝来说。无疑是一件辛苦至极的事情,原本的小皇帝估计还需在这样的阴影下继续过上几年……甚至一辈子,但是,历史在这里无疑发生细微而又巨大的变化。

  对于皇帝亲政如此敏感的问题,因为秦铠的小小手腕被抬到了桌面上来公开议论,大清祖制无疑是帝党们最犀利的武器,而且很难想象,即便是太后这等权势,那也无法公开与大清体制来对抗,所以。小皇帝和他的老师们显然都颇为乐观。

  没想到的是,太后对于权势的欲望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而太后的影响力,也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意料。皇亲权贵们,不少人对于小皇帝亲政后可能涉及到的利益重新划分忌讳莫深,所以,对于维护先行体制、不思改变的人其实依然不少,而且势力也绝对不小。

  最重要的是,这件事情中一个关键性人物——小皇帝的生父醇亲王奕譞显然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在亲政之议到了最后关头,不得已抛出了这个“训政两年”的折子,这虽然不怎么合乎体制,但是却并未被体制所禁止,这绝对是完完全全、掩耳盗铃的做法……不过,目前却没有任何人、或者任何势力,可以抗衡太后和亲王们的权势,所以,很显然,这种离奇的做法也就被顺其自然的照做了。

  而这件事情中,其实影响最大的自然是小皇帝光绪,对于继续被训政,他自然是心存不满,但是,这种不满甚至都不能向那位算是他姨妈的太后申诉一个字,而这种不满,却很明显的被他的老师翁同龢所了解。

  不过,很显然,太后那边早就不放心乾清宫这里了,小皇帝光绪身边发生的事情,不断被添油加醋的转到了太后宫里,这消息,光绪小皇帝和翁同龢原本只是有所察觉,却无从证实,但是,最近频发发生的与太后之间的冲突,而翁同龢最终从其他渠道找到了原因。

  负责御书房大太监陈易,竟然与总管太监李莲英关系隐秘,前日更是看到陈易趁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