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八十六章 朱老和傻妞的生死情缘_情人如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章第一卷]

  第186节第一百八十六章朱老和傻妞的生死情缘

  五保户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根据中国社科院的权威解释,五保户是对中国农村缺乏劳动能力,生活又无依靠,由集体保障供养其五种基本生活条件的鳏寡孤独者的统称。由于各地区和对象的不同,五保的内容也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内容:对老年人保吃、保住、保穿、保医、保葬。

  朱三爹本不应是五保户。在油山坳朱三爹可是个人物,十五岁他就「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据说还真的打死过美国鬼子,回来后县里\乡里请他做过好多堂报告,不过由于万恶的美帝国主义把他的右腿永远留在了那开满鲜艳的金达莱花的地方,那些在慰问信里夹着黑白俏丽照片的女大学生和在礼堂里听他英雄事迹报告听得热泪盈眶的女共青团员最终没有一个陪他回到油山坳那两间土砖屋里。

  油山坳本来就是个闭塞的小山村,如果不是有妹妹或姐姐换亲就只有表妹表姐才会心不甘情不愿地披上红头巾骑着毛驴嫁过来。刚开始朱三爹还是显出了一副见过世面的样子,就是不愿听从父母的话把表姐娶回家,结果自己的未婚妻成了朱二嫂,现在的朱二奶奶了。朱大早就捡了个逃荒的女人成了亲,父母也无办法再帮朱三爹了,一狠心分了家,照顾残疾的朱三,给了他二间土砖房。

  包产到户,朱三爹分到一分田,每年连吃都吃不饱也就忘了娶亲的事。

  还好朱大那要饭的女人肚子争气,竟生出了一个村支部书记,在朱三爹才满五十岁时就给他安了个五保户的门牌,这下好了,每年村里都得在上交粮中分他些口粮,乡里隔三岔五地在过年时也会送来半旧的棉袄和被子,朱三爹觉得日子好过着呢,再也没存其它想法。

  日子过得真快,一下朱三爹就六十有五了,那朱大爹和朱二爹两个有子有女,按理能享清福的却早就入了祖坟,而五保户朱三爹却是日子越过越滋润。朱三爹也不知天下会掉下个香馍馍,一天他去乡政府去磨年底的慰问品,没想到乡文书小田顺手就把他指给了一个戴眼睛的中年人,「刘主任,你不是找抗美援朝英雄吗?

  这不就有一个现存的在这里。那个刘主任问了他一些情况,还陪着一拐一拐的他回到了那两间土砖房,看了他那用红绸子精心包裹的二等功纪念勋章,报告会上做的报告原稿,象个小孩子一样激动,这样的老英雄还生活这么差,是我们的工作不到位啊。

  没多久乡里来了工作组,详细了解朱三爹有什么困难,朱三爹一时也想不出,只是说房子有点漏水还需要床棉被。棉被自然有了,让朱三爹想不到的连那两间土砖房都被重新翻新成红砖房了,还在屋角里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