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章 难吗?_北宋小文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们也挤着睡过,没那么多讲究。”

  马氏知道苏辂是个有主意的,也不勉强,只让苏不危别拘束,把这儿当自己家就好。

  拜见完马氏,苏辂便领着苏不危回去讨论调色的问题去了。

  走出一段路,苏不危说道:“她待你很亲近。”人可以说谎,眼神却很难骗人,刚才马氏看着苏辂的眼神满是慈爱,说是把他当自家孩子都不为过。

  苏辂大言不惭:“当然,我这么乖巧的孩子,谁会不喜欢?”

  苏不危眼底掠过一丝疑惑,不过他没说出口。

  兄弟之间必须得相互维护、相互关心,说话绝不能揭兄弟短处!

  兄弟俩回到小院中,苏不危又与苏轼三人叙了会旧,才打开自己带回来的行囊跟苏辂探究起调色原理来。

  宋人画画也是会用颜料的,不过用的都是天然颜料。

  比如各种矿石颜料、植物颜料。

  像王希孟所画的《千里江山图》,上头的青绿山水就是历经千年都没褪色的名画。

  就是颜料比较费钱。

  《千里江山图》里头的青绿山水,费的可是砗磲、蓝铜矿、孔雀石等等珍贵矿物,每一处颜色都是这些宝贝磨成细粉仔细调出来的!

  还有一件更恐怖的事情:《千里江山图》长达十二米。

  这幅画消耗的珍贵矿物排开来怕是能把十个人盖得严严实实,画成这样一幅画得费多少钱就可想而知了。

  由此可见,自古以来学美术都是烧钱的,想要好好画画最好是能加入画院,用公家的钱,练自己的画技!

  好在颜料有贵有贱,既然用不起珍稀颜料,还有些比较廉价的替代品。

  苏辂上回在信中给苏不危留的题目是基于三原色基础上的调色原理。

  苏不危一看就入了迷。

  他每天废寝忘食地研究这个调色原理,苏家二嫂见他饭不好好吃、觉不好好睡,一天到晚把自己和房间搞得到处都沾了许多稀奇古怪的颜色,心里自然挺有意见。

  苏家二嫂其实也没说什么,只是苏不危对其他事都挺迟钝,唯独对别人的喜恶非常敏锐,很快便感知到二嫂对自己的不喜。

  苏不危这才以挂念年迈的双亲为由回了蜀中。

  “我已经凑齐好几种经济实惠的颜料了,以它们为基础确实可以调出各种好看的颜色。”苏不危跟苏辂说起自己的研究进展。

  苏轼他们听了也挺感兴趣,围过来看苏不危怎么以几种便宜颜料为基础调出各种不同的颜色。

  苏不危取出特制的调色盘,认认真真向他们展示调色过程。

  很快地,一幅蛱蝶图出现在了所有人眼前。

  上面的花儿颜色鲜嫩,飞舞的蛱蝶也五色斑斓,整张画因为大胆而多变的用色而富有层次感。

  人大多喜欢鲜亮的事物,要不然也不会给屋子添上雕梁画栋,更不会想方设法把衣物染成不同的颜色。

  于画画一道上,丹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