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四章 突发的血管痉挛_手术间里的自走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不就是血管吻合术?”

  沈军看向了手术台,对于他们这些主任医生来说,如果术式分等级的话,普通缝合就是最低阶的一级,血管吻合术稍稍复杂,但也仅仅是介于一二级之间,很是基础的手术。

  一般来说像市医院那种大医院,会有规培生,轮转在各个科室,在普外科一般15个月左右,掌握消毒,无菌技术,水电解质平衡及紊乱,外科休克,创伤,外科感染,术前准备和术后的处理原则等。

  而在术式上的掌握,最基本的就是:外科换药技术,外科手术切开,显露,缝合,结扎,止血等。

  所以缝合是一个医生的基本功,对于这种基本手术,能够让程建移不开眼睛,沈军是万万想不到的。

  “难道真的有什么特殊之处?”

  沈军也是静下心来看向了屏幕:

  唐楼在血管的吻合口固定了牵引线,现在控制着在两针的中点进行缝合,并将其作为牵引线在其间等边距和等针距缝合。

  这里面的难点就在于控制等边距和等针距,本就是显微手术,视野之中的距离和实际距离并不一样,所以一定要经过多次重复的训练才能够得心应手。

  这种微操作,就像是带着目镜的钟表匠在修复复杂精密的齿轮,元件。

  齿轮是死的,坚硬的,但是人体组织科室活动的,而且很有可能会渗血,情况瞬息万变,每一次操作都有每一次的特定情形,所以考验的不仅是动作,还有冷静的应对。

  缝合血管的边距和针距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不漏血,不是说缝合的越密集越好,过于密集反而会增加血管栓塞的机会。

  理论上缝合血管边距应该是管壁厚度的1~2倍,针距则是边距的2~3倍。

  这个控制对精度的要求无疑是非常高得,寻常的医生能够控制在这个范围内已经是极为惊人了,偶尔都会有些几针超出范围。

  而现在在直播镜头的放大之下,所有人都是看的目瞪口呆。

  边距:1倍,1倍,1倍...

  唐楼的每一针都是扎在了在场资深医生的心头上,他们都是有些恍惚,这恐怕教科书都不敢这么写。

  边距:2倍,2倍,2倍...

  在所有人还沉浸在魔术般的操作时,唐楼已经完成了一侧血管,翻转血管夹和血管,交换了牵引线的位置。血管断端翻转到了未缝合侧。

  “...肝素水..”

  唐楼极为清醒的控制着缝合步骤,丝毫没有得意忘形,这种操作放在在场的医生身上,恐怕要得意好一会,这种技术值得吹上一整天的。

  冲洗完成后,唐楼甚至不忘将腔内残留的血栓和异物再一次冲洗确认。

  做完之后,他并没因为是同一根血管就贸然吻合,而是再一次观察确认没有缝合的管壁。

  “谨慎,细致,果然是教科书一般的手术流程,专业!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