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210章 千年辽彩_异国猎宝档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现渗水现象。即便是二十年后,永庆陵壁画,依旧很精美。

  这些陶俑以及其它陶瓷器,都没有入土的经历,它们只是在一个黑暗的地宫中,默默存放了千年时间,最后被盗墓贼带出。

  因而,它们的状态,异乎寻常地好!

  外行话看起来跟假的一样!内行话真赛假!

  李承拿着手电筒,一点点的欣赏着这些合欢俑。

  他欣赏的当然不是姿势,当代合欢的姿势之丰富,远不是这十八合欢俑可以概括的。不说和泰勒,单说这三天时间,与钟女试过的姿势就超过眼目前的十八种……

  他看的是辽彩。

  中国陶瓷器各种著作中,有关辽三彩的论述,并不是很多,其主要原因有三点。

  第一,唐三彩殷名太盛,直接将辽三彩以及后来的宋三彩给遮盖,后两者在唐三彩面前,根本冒不出头其二是辽国毕竟是“异族邦国”,宋国才是正统,研究学者或多或少受到一点影响,在辽三彩的研究上,就不是那么积极第三就是辽三彩真品器物非常少,大家连上手机会都没有,哪来的研究成果?

  李承跟着饶老学习多年,还是有一些研究精神的。这批辽三彩陶瓷器运回港岛,他打算让历史讲谈社的祝允平领衔,组织一批学者,仔细研究辽三彩的特点。

  话说祝允平来港岛一年,在九十年代杂志社的帮衬下,组建讲谈社,发展了一百多名会员,声势挺大,成果不多,抛给他们这一任务,挺合适。

  辽三彩,本质上延续唐三彩工艺,但是,鉴于辽国为契丹民族所建,天然会带上北方游牧民族的特点。譬如,辽三彩的堆塑过程中,大量使用长线条,让物件的线条略显粗犷,不够精巧同时,在短线条的切刀时,喜欢使用钝刀,接口很突兀,显得不够精细和圆润还有,辽三彩在釉料的筛选上,没有中原那么充沛,因此辽三彩更偏重于用同一色系、但深浅度不同的釉料,来体现色彩变化,也就让辽三彩多了许多“渐变色”,而不像唐三彩经常使用大面积的“撞色”那么扎眼。

  不理解撞色?

  看过一鸣惊人的唐宫夜宴唐俑舞蹈吗?那里面的服装全是红配绿,就是“撞色”。这种情形在辽三彩上几乎看不见,辽三彩更多的采用鹅黄色和褐色来搭配绿色。

  这些特点,都是迥异于唐三彩以及与他几乎同期的宋三彩。

  由于工艺上的粗犷风格,以及釉料选择的差异,导致部分行内人认为,辽三彩不如唐三彩。

  这句话我们不能说他错了,但是说它“片面”还是可以的。如同我们不能很粗鲁的认为,法国文艺电影很好,美国商业大片什么价值都没有,就一爆米花,或者说美国商业大片好,法国文艺电影无病呻吟……

  艺术品,各有各的特色,这才是中庸的理解和正确的研究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