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47章 偶遇马老_异国猎宝档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己在中海还要待一段时间,再细细琢磨吧。

  告别丁宝定,李承与泰勒且走且玩,抵达馆驿街交口晚了几分钟,张苏陵夫妇已经等候在这里。

  “啊哈,我看看你买了什么?”见李承身上多了两只包,张苏陵自来熟的伸手过来,同时将自己手中的袋子递给李承。

  这种人就这种直率性格,没办法和他计较,李承笑着将其中一只递给他,“中海相机厂产的老式相机,不知张哥有没有兴趣。”

  “相机啊……两包都是?”丁宝定手一缩,连接都懒得接,又歪头瞅瞅,两只相机包上的标识一模一样,顿时没兴趣。他是传统收藏家庭出生,对这类精工业制品,一点兴趣都没有。

  李承笑笑,重新背上,结果他的纸袋,打开看了眼,一柄长方形的木匣子,桐木匣盖阴文“艺粟斋”,又有阳文描金“天瑞”。

  晕,这家伙运气不错啊,李承抬头看看他,“曹素功天瑞墨?整笏?曹手作?”

  曹素功,歙县人,清代四大制墨名家之一。

  他是顺治十二年的秀才,算是清廷统治下的第二批俯首江南文人,曾于康熙六年被授予布政司一职,可惜“学历”偏低,又没有强力人士举荐,官运不旺,遂即回乡设“曹素功墨苑”,常为权贵和名流定版制墨,在社会上层影响很大,被誉为“天下之墨推歙州,歙州之墨推曹氏”。

  斋号“艺粟斋”。

  曹素功制墨,三百年传承从未断绝,曹氏后裔于同治三年1864年举家搬迁至中海,于南市小东门继续制墨售墨。

  李承问的这句话中“天瑞墨?整笏?曹手作”又算是行话。

  “天瑞”是曹素功制墨中的名品之一,属于浓青墨,磨出的墨色乌黑透亮,与“紫玉光康熙御赐名”“天琛”、“千秋光”、“苍龙珠”及“豹囊丛赏”等齐名。

  “笏”原指上朝用的笏板,扁平方形,与墨靛形状很接近,因此,人们常用“笏”来做墨靛的单位。“整笏”,就是没有开封用过的完整一笏。

  曹手作很好理解,曹素功亲手制作,非曹家后裔仿制。

  玩收藏最喜欢的就是别人对自己藏品的各种羡慕嫉妒……张苏陵很满意李承的表情,伸出三根手指晃晃,“那当然,可是花了我整整三万大洋呢!”

  如果是曹素功亲手制作的话,不算贵,如果是曹家后人再制,这就有点贵。

  曹素功后人再制天瑞,不能称之为仿,因为天瑞、天琛、紫玉光等一样都是墨种,其后人是完全有权力进行再制作。

  “走吧,这地看墨不合适。”墨靛看似硬实,实则酥脆,尤其是陈墨,若是摔一下,粉碎。这里人多,不适合看,李承将纸袋还给张苏陵,顺带着催促一句。

  杏花楼位于福州路,是典型的海派本帮菜。

  中海成城的历史并不算长,因为所谓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