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94章 歌川国芳_异国猎宝档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担心夜长梦多,李承花费二十元,买下这本柳湖侠隐,将其塞入塑料袋中。

  王建华正拿着普希金的青铜骑士,翻看几页,随口问道,“买它有什么意义?香江那边也收购五六简体书?”

  问题不复杂,但却不好回答。

  在九十年代的香江,国内五六七年代简体书,其实没市场,原因就出在“简体”二字上。香江和剑州一样,实施繁体字,且在印刷格式上,与国内简体书差别很大。

  一句话,香江人暂且还看不上国内的书籍,认为“残字体”书籍,没什么价值。

  五六七简体书收藏热潮的正真兴起,还是在两千年之后国内经济蓬勃发展,开始炒作简体书籍收藏,并最终因为经济基础的提升而使得五六七书籍收藏变为市场热门。

  捋顺思路后,李承笑笑,难不成告诉对方,明年这些书籍会火?所以他含糊的建议道,“我倒是挺看好五六七正版初版书籍收藏投资,有时间你也可以和王老师说说。”

  也不知他听进去没有,哦一声没下文。

  李承没继续往下说,手又探向那堆刚倒出来的书籍。

  这次运气不太好,入手的四五本,一本是关于农村养猪制沼气的农村天地,一本小学生品德教育,诸如此类。唯有一本有点价值,1979年三联书店出版的手术刀就是武器白求恩传,泰德阿兰塞德奈戈登著,巫宁坤翻译,萧珊先生精修版本。

  翻看两页,就听见刚才说话的那位,略带惊讶的说道,“咦,老吴,你这从哪儿进货的?怎么还有和国绘本?我瞧瞧……!和国人就这么画水浒一百零八将?”

  李承一惊,连忙探头往那边看,可惜隔着两人,被挡住视线。

  水浒在和国非常有影响力,李承上半年去和国,就收了两套水浒,由此可见和国人对水浒的喜爱。

  十七世纪后半叶,水浒传入和国,其各具特色的人物性格,以及“尚武精神”,迅速吸引和国人的喜爱,并由此衍生出各种版本的水浒人物故事以及浮世绘。

  从十八到十九世纪,水浒更是成为和国人的教科书。

  又听见那人身边的一位说道,“这和国的鬼画符,生生糟践了我们的好东西,画个人物都跟鬼似的。”

  又听到第三人说道,“一勇斋国芳,是这么读的么?这人是谁啊?”

  这下李承站不住了,将手中的白求恩传递给摊主,借机往那边挤了挤,“喏,老板,这本书几个钱?”

  说话的同时,眼睛瞟向那人手中的水浒绘本。

  右边书脊线装本长开本,很大,书皮为棕绫蒙面,硬板,有污痕。

  晕,这是一勇斋国芳的水浒豪杰百八人精装本呐。

  吴摊主接过这本白求恩传,翻看封面封底,又递给李承,笑道,“按说这是三联的书,要比其他书贵五块钱,不过,小兄弟你买不少了,这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