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67章 再次偶遇_异国猎宝档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结巴的摊位上,还有些原石,像和田籽料、山流水块料,李承翻过秦玉集团的小仓库,怎么可能看上这些?

  倒是青海玉拳头料和阿富汗玉夹肉料,玉质感觉不错,价格又便宜,李承买了两块带回去,准备有空时琢着玩。

  摊位上的珠串,加工虽然不算精美,但胜在真材实料,又买了两串,挂在车内后视镜上。

  乱七八糟买一通,结巴喜笑颜开,给李承算一千元整。

  见对方挺实诚,李承又找对方要了一张名片,结巴名叫尚云溪李承没准备着和对方合作,不过,等金盛文在仪征的雨花石矿坑开设,倒是可以把联系方式给他们,兴许他们能找尚云溪进一些戈壁玛瑙观赏石这些观赏石送到韩城,也许利润会不错。

  这边交易结束,那边的“丹书铁券”闹剧,也告一段落。铁瓦片在几个人手中转一圈,不少看过热闹的人,笑嘻嘻离开,倒是最早的那个老者,还站在那里,也不知想买还是“继续托”。

  那个吆喝的汉子,见人群要散,忙从一位客人那拿过铁瓦片,又要开始吆喝。

  “喂喂!给我看看稀奇。”李承隔着摊位勾勾手。

  那结巴尚云溪,连忙伸手拽拽吆喝哥的裤腿,指指李承的位置。

  “老板您看好,保真货又老!”吆喝哥还真特喵能吆喝,说话都带押韵。

  李承无语,接过这块铁瓦片。

  入手沉甸甸的,瓦片很厚实,拿手电筒扫了一遍,第一眼就知道是假的,但他还是全部看完。

  假在哪儿呢?

  假在文字填金工艺上和铁券做旧上。

  丹书铁券,这玩意真实存在,国博就有一块唐朝的丹书铁券,时间上和这一块较为接近。

  辍耕录记载:唐乾宁三年公元896年,彭城郡王钱镠讨伐董昌叛乱有功,唐昭宗为表彰钱镠,次年八月,赏赐钱镠铁券“形状宛如瓦,高尺余,阔三尺许,卷词黄金镶嵌。”

  这块免死牌被后世称作“钱镠铁券”,铭文有二十六行,三百三十三字,所有文字为错金,也就是先刻出文字痕迹,再用金箔敲打进去的工艺。

  自己手中的这件,明显是金粉描上去的。

  错金和描金,虽然视觉效果差不多,可触感完全是两回事。

  另外一处作假的地方就是做旧不太到位。

  铁质瓦片,容易氧化,表面会形成一种碎屑一样的铁锈疤痕,真实形状很像皮肤癣,但自己手中这件,却是坑洼的腐蚀痕这是借鉴青铜器的做旧方法,两者完全不是一回事。

  铁质容易氧化,还会产生另一种现象大面积黄斑,这是不可逆自然现象,即便是国博保管条件那么好,钱镠铁券上的黄斑,也没有办法清除。

  自己手中这块,黑黝黝的竟然没有一处黄斑,并非作假者不知道,而是“臣妾做不到啊”!

  既然是假的,李承为啥还要看?

  这块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