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71章 一枚铜钱_异国猎宝档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年打开法门寺地宫第一道石门,有一个斜向下十九级台阶以及大约十五米的甬道,考古队员发现,从甬道到台阶上,铺着厚厚一层钱币,大大小小的开元通宝、乾元重宝、五铢、新莽大泉……合计两万多枚,在佛教法事中,称之为“金钱铺地”。

  这些钱币,应该是当年地宫封闭前,虔诚的佛教徒们的一份心意。

  其中,有十三枚玳瑁币,被列为国家二级文物。

  所谓“玳瑁币”,是用玳瑁一种海龟甲壳磨平、雕刻而成的“开元通宝”币,它是最虔诚的佛教信众,用“佛门七宝”之一玳瑁,精心制作的供佛之物。

  这种玳瑁币,是工艺品,是心意,并不作为普通货币在社会上流通。

  这家伙,开口就是“玳瑁币”,李承即便酒有些高,也不会相信,甚至连看一眼的兴趣都没。

  雨季结束,他扭头去洗手池洗手,懒得搭理这位掮客。

  可这位黑瘦的掮客却锲而不舍的追过来,也不洗手,站到他身边,从怀里掏出见东西,朝李承晃晃,“真的,不骗你,当年我叔帮考古队清扫地基,顺手捡到一枚嵌在墙壁缝隙中的玳瑁币。不信你看看,这是什么?”

  手掌心摊着两枚钱币,一枚褐红色,有着几块斑点,还真的很像玳瑁币,李承的目光很快从这枚似模似样的玳瑁币上转移开无论如何他也不相信当年考古挖掘时“玳瑁币”会流失。

  相反,他的注意力集中到另一枚黑褐色铜质开元通宝上。

  唐代的“开元通宝”,经常会被人误会为唐玄宗开元年间铸造的钱币。

  真不是!唐代“开元通宝”中的“开元”,为新纪元开始之意,和唐玄宗的“开元”年号,不过是巧合而已。

  从唐高祖武德四年即公元622年起铸,一直到宋太祖开宝八年即公元975年停铸,开元通宝的存世量极多,市场价格一般,但是,不包括雕母、母钱和样钱。

  一句话,基本就能让大家通俗的理解雕母、母钱、样钱和子钱的关系。

  钱局每开炉铸钱,先取精炼黄铜制成雕母,又以雕母翻铸若干母钱,再用母钱翻砂铸流通样钱,等审核通过后,才开始用母钱大量铸造子钱,也就是“流水线生产”、市场上流通的普通钱。

  因此雕母又被称祖钱,母钱……额,就是字面的意思,样钱一般都是第一炉子钱,相对精美。

  这家伙手中的黑褐色开元通宝,竟然是一枚品相不错的传世母钱。

  至于母钱和子钱的鉴定,一看直径大小,母钱比子钱稍大二看厚度,母钱较厚三看字口,母钱字口深峻有拔模斜度四看修穿,母钱必修穿口,否则翻砂子钱就会粘连在一起五看地章表面无字的部分,母钱不修地章。

  这些都共同点,还有其他的一些细节区别,譬如廓边、修字等不在详细说。其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