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77章 往垂直起降方面努努力吧_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77章往垂直起降方面努努力吧……

  最开始的时候,常浩南确实设计出了完整的3-7-1-1结构,甚至直接把海平面推重比拉到了9.5-10.5的惊人水平。

  完全就是个第四代发动机。

  不过很快他就意识到,哪怕自己开了挂,这个东西在短时间内也根本不可能被真正造出来。

  所以后面干脆做了些微调和性能上的妥协,并减掉了一级风扇,成为了有点奇特的2-7-1-1结构。

  当然,就算是这样,这台涡扇10的综合性能在当今军用航空发动机里面也足以名列前茅了。

  反正坐五望三肯定没问题。

  周炼红嘴上回答着,手中的笔却始终没停:

  “冰城飞机集团那边这两年不是一直急着要更高功率的发动机么,直9舰载型用的,我这有点想法,就赶紧记下来。”

  周炼红摇摇头回答道:

  “所以现在我们所正在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考虑引进更新型的阿赫耶1M1,另一方面么,也争取在涡轴8E的基础上自行改进,毕竟外汇有限,法国人要价又高,总找他们也不是个办法……”

  而对于坐在更后面会场里的其它列席人员来说,常浩南的这一段内容,也让其中相当一部分人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正在参与的是一项多么宏大的项目——

  抬起头一看,这才发现对方还在全神贯注地往手边的本子上写着什么,显然根本没听清楚自己刚刚在说什么。

  只是社会分工高度专业化以后带来的一点副作用罢了。

  而以624所的能力来看,要说在核心机研发这块后来居上,把涡扇10改进型从四代航发的位置上挤下去……

  后者只好进一步解释道:

  然而这涡扇10,虽然眼下还在PPT上,但至少从总体方案来说,那已经是妥妥的最顶尖水平了。

  “我去,老周,我才知道咱们这涡扇10的设计目标……这么夸张啊?”

  常浩南的这一番表态,直接把整个设计评审会的氛围给搞不对了。

  取取经吧。

  这两种输出轴功率的航发当然和涡扇有很多区别,比如压气机都是轴流加离心的混合结构,但是在最基本的热力学原理上总归是一致的。

  材料和工艺的突破相比起来当然会慢上很多,但真要论难度,反倒没有那么高,只要资源投入够了,很多东西就是水到渠成。

  “大推力发动机,以现在太行项目的情况来看,应该是不用继续打这条线的主意了。”

  但搞R79技术资料的资金是624所自筹的,如果这预研项目走不下去,肯定免不了亏上一笔。

  趁着一个专家组讨论环节的当口,坐在中间靠后位置上的工程师林志兵补充完刚刚用速写方式记下来的笔记,揉着有些发酸的手对旁边另外一名同伴说道。

  没有一开始那种刘姥姥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