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19章 一脸懵逼的安南人,空中行舟?_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19章一脸懵逼的安南人,空中行舟?

  这次对模拟巡航导弹目标软杀伤测试的划定空域,选在了距离琼省大约600公里以外的中沙海域附近。

  也就是这两年海军航空兵,尤其是南海舰队航空兵的装备更新比较迅速,如果早个四五年时间,都没有几架飞机能安稳地飞到那里,进行一番低空测试之后再返航……

  至于为什么一定要选这么远的一个地方……

  自然也是测试之前徐洋和常浩南商量过的结果。

  虽然在最初设计的时候,这个“软杀伤自卫反制系统”的作用距离仅仅被标定在20-30km之间,但是电子设备和机械结构之间的情况实在不同。

  由于电磁波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实在过于离谱,即便是常浩南,也没办法像设计飞机时候那样,精确地拿捏设计数值,留出尽量少的余量以求不“浪费”性能。

  没必要玩的那么惊险。

  记者放下手中的照相机:

  “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在这样的没有参照物的茫茫大海上,要如何确定我们的位置呢?”

  “阮舰长,已经拍好了。”

  这并非本次测试环节的一部分,只是他单纯想试试能否在这个距离锁住巡航导弹大小的目标而已。

  按照设定,将会一直保持造大约100-150米飞行,直到被干扰,或者燃料和速度都完全耗尽。

  “这唐副司令不会是搞错了吧……怎么还用上雷达锁定了……”

  “基地,01号已经目视发现神狐暗沙,即将进入测试空域。”

  舰桥内部,舰长阮英俊正手持望远镜,注视着远处的海面。

  他总算可以放下胳膊稍微休息一下,同时在无线电中汇报道。

  也就是这一会的功夫,唐一平面前的HUD上已经显示出了1个正在以高亚音速斜向朝着自己飞过来的目标,距离大约80公里。

  不过,在80年代末与美国关系缓和之后,对这艘老船进行了有限的改进,因此得以继续服役下去。

  “过去,都是用六分仪来测量天体与海平线之间的夹角,从而确定所处的经纬度,但是精度比较差,很多时候都需要无线电或者地标来辅助……”

  “可以了,准备进行第二轮测试。”

  这都已经90年代末了,海战如果等到用望远镜看见目标,早就被击沉不知道多少回了。

  这种在人民海军序列中并未留下什么浓墨重彩的型号使用了颇为特殊的武器布置,搭载的所有反舰导弹可以同时向侧前方发射,也成为被选定参与测试的原因之一。

  结果不出预料,失败了。

  它出现在这里完全是碰巧,跟华夏这边的测试无关,只是例行向南华礁上驻扎在一个掩体中的大约一个排运送补充物资和轮换人员。

  只能跟踪到那架目标巨大的歼轰7,但一直到距离35公里左右的时候,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