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35章 机弹弹弹组网协同无源定位_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有的战斗机机载雷达搜索距离不够,很难提供完整的中段引导,而被动雷达引导在中远距离的精度又很差,也没办法让导弹仅凭电磁波溯源就精准找到目标。”

  “至于郭工,你先在我们厂安顿几天,趁着这段时间把你刚才的想法整理,最好再能完善一下,这样跟常总见面之后的沟通效率也更好,如何?”

  保不准就能整出些什么新的成果来。

  而常浩南自然早就收到了丁高恒的消息,知道这位只有过一面之缘的郭立强找自己有事相商。

  常浩南并没有加入十一号工程,而他也不是太行项目的成员,所以眼下是真不知道前者在哪。

  常浩南点头:

  “对,因为我算了算,你们把霹雳11搞完之后,应该没什么太大的负担,正好有能力接下来。”

  于是,略加思索之后,何明想到了比较稳妥的办法:

  “这样,我马上去联系上级,问一下常总目前在哪,还有最快什么时候能跟他见面。”

  真想发挥这套作战模式的潜力,要么换个挂点位置更多、载弹量更大的飞行平台,比如歼11。

  问题是他现在正在624所给涡扇10做高空台测试——

  对于他们这样“寻常”的研究人员来说,属于一辈子也就能碰见有数几次的机缘。

  “通常来说,带被动雷达制导功能的反辐射导弹,无论攻击的目标位于空中还是地面,都需要跟专用的电子战飞机配合,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战斗力。”

  采用多架飞机进行协同,通过数据链网络由随机捷变多平台相互引导信号对敌方雷达系统进行交错定位,这是2010年代的思路,而且进行过相关研究的国家不会超过3个。

  二人在会议桌边上随便找了个位置坐定。

  更详细的,就得上报科工委申请联系了。

  “没问题,那就劳烦何工了。”

  这样一发导弹几乎是按照飞机的标准来设计,成本必定相当惊人。

  所以,这种情况,肯定还是要通报给常浩南。

  看到后者的那一刻,郭立强总算松了口气。

  他当然能猜到郭立强此行的目的必定跟那个以R33为基础的超远程空空弹有关。

  “所以我想到,能否利用R33平台足够巨大的体积,不把它简单当做一枚导弹,而是作为整个搜索体系的一部分,由电子战飞机的无源探测雷达和机载远程导弹进行组网,对超远距离,或者低可探测度目标进行定位?”

  当然,代价也不是没有。

  郭立强摆摆手,同时把随身带着的公文包放在桌上:

  跟火炬集团那边预约一下就行了。

  如果再挂上两枚有组网能力的导弹,打出去之后就相当于在这片空域里多了两个功能稍弱的同型号飞机,可以大大增强对目标的捕获精度。

  常浩南说着站起身,跟对方握了握手。

  所以专门在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