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35章 机弹弹弹组网协同无源定位_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测试时间表上安排出了一天不太重要的内容。

  所以哪怕在70年代都属于成熟技术。

  “是!”

  类比一下的话,前者相当于真正意义上的A射B导,像是用F35引导标准6,或者苏35引导48N6去打超地平线目标。

  照例,由624所派出专人接机。

  何明的申请迅速逐级传递到了国防科工委那边。

  虽然战术灵活性完全是一坨,但有总比没有要强。

  但后者则类似当年红海军用中继直升机引导远程反舰导弹攻击航母,虽然说起来也像是A射B导那么回事,但这里的A和B都是预先确定的,换了其中一个就不灵了。

  所以丁高恒在通过负责航天工业的系统工程一司,向航天科技集团确认过情况之后,便给出了批示——

  而且导弹的飞行窗口比较短,最多也不会超过5分钟,捕获到目标之后很可能来不及转向发动攻击而需要补刀。

  三天之后,郭立强带着这份批示、112厂开具的介绍信、以及这几天来他归纳总结出来的相关资料,从盛京飞到了蓉城。

  但确实想不出其中有什么值得一定要跟自己面谈的内容。

  距离拉近之后,常浩南发现郭立强的脸色有点发白:

  常浩南的长时间沉默对于郭立强而言,煎熬得如同等待审判。

  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见常浩南倒是不需要什么特别复杂的手续。

  郭立强说着把几摞资料推到常浩南面前:

  常浩南同志正在执行重大项目研发测试任务,短时间内无法抽身,考虑到实际情况确有需要,批准郭立强同志前往涪城624所,但行程需要遵从对方机构安排。

  但是何明刚才说的也并非完全是托辞。

  就在这寒暄的功夫,他手上的动作也没停下,已经从包里掏出了几份装订起来的册子。

  要么就直接把整套系统放到地上,当个防空武器用……

  ……

  要知道,之前他设计的歼轰电7,本身就拥有比较完善的无源探测能力。

  之前的电话里面,丁高恒并没有说太多细节。

  说完之后,又回过头去,看向跟自己一起过来的一名年轻同事:

  “小方,等会你去找部内线电话,跟院里面联系一下,就说我这边已经确定了,请院领导尽快组织一批有涉外联络经验的人员,准备跟三角旗设计局进行谈判。”

  重点在于A和B都无需事先指定,只要从战区捞出来两个符合要求的玩意就能打出行云流水的配合,属于到了2020年代都只在理想条件下进行过少数测试的狠活。

  “常总,我其实是直接从盛京飞过来的,112厂的何明何副总说,是您向他推荐,把引进国产并改进超远程空空弹的项目交给我。”

  对于郭立强来说,这基本也就是他能想到的最佳方案了,遂果断点了点头:

  但歼轰电7实在是不可能挂更多弹药了。

  “郭主任特地飞到涪城找我,想必是有很要紧的事情,等一会无妨的。”

  但完全可以降低要求,不用随机捷变多平台,而是由固定型号、乃至固定编码的导弹和导弹,或者导弹和载机之间进行配合。

  在90年代末这会,数据链网络属于妥妥的外星科技,短时间内不用想。

  总之既不在盛京也不在京城。

  但他也不敢随便打断对方的思考。

  终于,在漫长的十几分钟之后,常浩南终于抬起头来,重新看向一脸忐忑的郭立强:

  “你这个思路……应该可行!”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