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48章 这么好的平台,光拿来对空有点可惜_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48章这么好的平台,光拿来对空有点可惜了……

  虽然常浩南已经尽可能让自己的语气显得不那么笃定,也并没有做出什么实质上的保证,但对面几个参与十一号工程的人一听到他说“争取”,脸上就已经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没办法,过去的履历实在太硬。

  在花了不到两年功夫就把涡扇10从图纸上搬到验证机上之后,常浩南在项目研发这块,基本已经奔着铁口直断的方向去了。

  哪怕他这次根本没说出一个确切的时间表,真就是纯纯画饼,但一样说服力拉满。

  因此,刘高卓当即接过话茬:

  “咱们国家的空军,至少当前的核心任务还是国土防卫,给地面部队和海军争夺制空权,所以偏向于空优的型号肯定还是目前的重点。”

  尽管战斗力肯定会比单发中型机更强,但也很难说就能一个顶俩。

  根本没得选。

  刘高卓当然理解常浩南的意思,但多少还是有些顾虑。

  看着一脸纠结的刘高卓,常浩南大概也能猜出对方的担忧。

  华夏海空军航空兵未来会把手里的两千来架战术飞机全都换成第三代和第四代,换装空间异常充裕,根本不差这几年的功夫。

  别看常浩南最近两年好像折腾出来不少新玩意,但哪怕是最早出成果的歼8C,到现在也就装备了不到了50架。

  所以最简单的办法还是直接制造一波危机感。

  在航发供货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一架飞机用两台发动机实在是太吃资源。

  更何况,现在还是个急需提升三代机纸面数量的当口。

  而现在只不过是反过来了而已。

  于是,常浩南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道:

  常浩南这一手如今已经玩的非常熟练了。

  什么叫一鱼两吃啊

  “十号工程改方案的事情,我倒是确有耳闻……”

  在如今的1999年,华夏这边连歼6都还有大几百架正在服役,歼7则更是“主力”“新型”战斗机。

  “每年40台么……恐怕产能还得继续爬一爬坡,才能满足刘总的期待啊……”

  到了常浩南重生之前那会,则已经可以实现军队要什么飞机,航空工业就能造出什么飞机。

  “但我们之前也跟海空军航空兵的领导,还有一线飞行员都开过座谈会,基本上,大家都一致认为,在保证空战性能的前提下,也应该考虑赋予歼11平台执行更复杂任务的能力。”

  90年代末这功夫,造飞机的航空工业系统和用飞机的航空兵部队之间,关系相对比较复杂。

  所以,也怪不得刚才他和何明几个人感到紧张——

  “空优型号虽然也有武器总线,能执行这些任务,但是光靠飞行员操作面板上的一個多功能显示器,还是有点力不从心。”

  “不过刘总倒也不必过于纠结产能问题。”

  之前他在蓉城那边的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