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八章 瞬息亘古_极道之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神之飞扬犹民之饥,由上食税之多。其事

  不同,其理则一。心为身主,天君泰然,百体从令;天君不宁,则一身精气损耗。

  修道虽曰有为,亦要从无为而有为,有为仍还无为,方是先天之神气,可以入圣超凡。若一概有为,则神不静而气亦弱,势必炼而气不聚,愈炼而气愈纷。惟因其势而利导之,顺其时而措施之,修身治民,皆作如是观。

  人禀阳和之气则生,阴寒之气则死。一当阳和气聚,则四体柔顺,一身苏绵,而生机不息矣;一当阴寒气结,则肌肤燥,皮毛槁脱,而死气将临也。

  天地春夏之交,阳气炽而万物畅茂,无不发荣滋长;迨至秋冬之会,阴气盛而万物飘零,无不枯槁。人物一源,无分彼此。是知天下万事万物,无不以坚强为死之徒,柔弱为生之徒也。

  修行之道,最重玄关一窍,是为天地人物生生之始气。此气至柔而刚,至弱而强,且刚柔强弱俱无所见。惟恍惚杳冥中,忽然阴里含阳,杀里喻生,似有似无,若虚若实,此真无声无臭,上天之载之始机。人能盗此虚无元始之气,则先天生生之本已得,而位证大道不难矣。

  天道流行,发育万物,无非一阴一阳,往来迭运,大中至正,无党无偏而已。故阴极生阳,阳极生阴。阴盛阳衰,则抑阴扶阳;阳盛阴衰,则抑阳扶阴。消息盈虚,与时偕行,庶生生化化,以成自在无为,万年不敝之天。何异张弓者然:持弓审固,内志既正,外体复直,务令前后手臂,平正通达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然后顺手而发,随机自中,不患其或失。

  人生之初,原是纯阴纯阳,至平至正,无有胜负参差。故日征月迈,骨柔体弱而滋长。迨有生后,火常居上,水常居下,水火不交,是以阴常有余,阳常不足。元水每为阴火所灼,故人心益多,凡气愈炽,而天心所以日汩,真气所以渐亡,生生之机,无有存也。

  人道以有为而累,天道以无为而尊。修行亦是如此,惟以后天阴阳,返还先天阴阳,流行不息,自在无为得也。

  一阳初动,真精始生。其机至弱,其势至柔。而渐采渐结,日益月增,以至于浩然之气,至大至刚,塞乎两大,统乎万物,而无坚不入,无强不破也。

  修身之道,惟善为宝。为善之道,自治为先。盖道在内而不在外;修在己而不在人。惟事事内观,时时返照,过则改之,善则加勉。

  圣人之学,惟洗心退藏于密。以外之善好丑,是非从违,一概不计。所以汰虑沉思,凝神默照,以至于心明性见,欲净理纯,上与天合德,历万古而不磨。其功始于守中,其成由于胎息。

  人生之始,因理有气,因气有形,此天地生人之顺道。返还逆修者,实从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