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3章 劝你不要累这心_古玩之金瞳鉴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什么怎么看?”沈愈收敛心神反问了一句。

  裴玉琴温婉一笑:“我的意思是说,你能看出此画出自哪位名家笔下吗?”

  沈愈把手机LED手电筒关掉后苦笑一声:“我上哪看去啊,佚名画之所以叫佚名画就是因为没有作者署名,也没人在现场看到原作者作画,所以根本无法断定。

  “你是做拍卖行的,自然知道很多佚名画后边都带个‘传’字,为什么带这个传字?就是传说,传闻是某位名家画的,不能百分百确定,多多少少的都存在一些争议。”

  裴玉琴眨了眨眼:“若是从作品风格或者说画法渊源上看呢?”

  沈愈摇摇头:“此画除了一个画名外,鉴藏章全是些无名之辈的,根本就毫无头绪。

  “目鉴这东西也不太保准,毕竟一个人一个看法,我觉得好的,你就未必,并且以假乱真的画太多了。

  “比如清初四王,就是王时敏、王鉴、王原祁以及王翚,他们全部都是高寿之人,本身绘画水平更是相当高超,而且最爱仿古,到了中晚年,他们仿宋元名家的画作,单从绘画技艺上讲已不在原作者之下。

  “甚至去其弊端,已经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你说这怎么分辨?

  “还有,单从画风,马远与马麟,周臣与唐寅分的清楚吗?也分不清楚!

  “赵左与董其昌的作品分的清吗?也很难。

  “那能不能断代?”裴玉琴追问个不停。

  沈愈叹了口气:“断代?也有些难!”

  “鱼龙画在历史上难道有很多人画吗?”

  “当然!鱼龙画始于三国时期,汉末名臣徐邈便是善画鱼龙,其丹青之艺出神入化。

  “到了东晋则是有书画号称江左第一的王廙,《历代名画记》中将其画评定为上品之上的绝品。

  “后唐时期,有袁専专门以画鱼著称,南唐则是有江南布衣徐熙擅画水藻游鱼。

  “最重要的是到了宋代后,画鱼名家辈出,宋元明清可以叫得上名字的就有三四十人,这只是说的是名家,而那些有手艺却声名不显的画家就更多了。”

  裴玉琴愣了愣,“这岂不是说很难鉴定了?”

  沈愈站起身伸了个懒腰:“本来就是这样,你想啊,佚名画流传到现在还是佚名,那只能说明古人都不鉴定不出来。

  “古人要是鉴定出来了,那就不是佚名画了,咱们这些现代人又如何能鉴别的出呢?”

  裴玉琴美目扫了沈愈一眼,有些玩味的笑道:“沈老有沈半张的美誉,肯定有独门的鉴画秘诀,你是他老人家的独孙不可能没有拿手绝活的。”

  沈愈闻言微怔,“我就说了一个名字,你就把我的底细打听清楚了?哇,你也太可怕了吧?”

  裴玉琴拢了拢发丝后娇媚一笑:“我在古玩城管理处说了你的身高样貌,就有人说是你,毕竟在古玩城开店的年轻人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